唐语·河南 服务热线
0372-8313400 15237219500
唐语公告:

雀替的演变历程

时间:2018年04月25日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雀替的演变历程

 雀替

雀替形状的变化也经过了好几个世纪的历史。它由狭长而逐渐变得宽厚,表示了人们对这个构件作用的一个认识过程,到了最后才达到美学和力学结合起来的一个成熟阶段。当它还是狭长的时候(如云冈石窟中所见),柱头仍然存在,到了柱头消失之后它才变得宽厚。由此可见它也是柱头处理方式的一种演变。中国建筑的柱头演变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独立构件;斗拱和雀替,由量的渐变而引起质的突变。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头就是柱头,尽管在图案上经历了干变万化,到了它完结的时候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突破。在建筑艺术发展史上,这是值得注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

在中国建筑中还有一种形状类近雀替的构件就是“驼峰”。驼峰的地位和作用与雀替完全不同,它用来支承叠梁,或者说是叠梁(梁架)间的梁上短柱或者支墩。用类近三角形的驼峰作为支点在结构上是合理的。首先,它使这个支点更为隐定;其次,它将上部的荷重传达到更大的面积上,以减少下梁所受的剪力。在功能形状上,柔和的曲线改变了它的外形,因而就产生了十分丰富的装饰作用。宋《营造法式》上一共有四种驼峰的式样,实际上当使用者完全明白它的意义和作用之后,便做出了极多的变化。

驼峰的产生本来就是一块三角木,还是由瓜柱(短柱)及角背(稳定瓜柱的两侧三角木)合并啊来呢?我们可以推测在更早的时候必然是分条件的,其后才合成为驼峰,同时分件的做法仍然存在,就是明清时所用的瓜柱、角背。清代驼峰称为“荷叶墩”,或者将整个支点叫做“柁墩”。“角背”和“雀替”在手法上有点相同,都是在垂直杆件的两侧加上三角形的夹角,不过一个在上,个在下而己。这是由来已久的在凡是交角的方加上一个加固体的构造观念,直至今日,在很多构架中仍然采用。

不论驼峰、柁墩或者角背,作为这部分的整个支点来说,常常出现多种类型的构件组合形式,如驼峄上另加斗或斗拱,或者柱两侧上下均加上角背,总之尽其变化的能事。在上下两层平行的长度相等的横梁之间,常常放置一种联系性的构件,因为它的功用只在于使两层的梁联结得紧密一些,不负担力的传递的作用,因此在形状上就可以十分任意和灵活。明清间就用驼峰、斗拱、雀替合成在一起,称为“隔架科”。隔架科在饰上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做法,它把中国建筑的典型构件都集中在一起,在艺术上可以说足很有代表性的东西。

雀替“、“驼峰”、“隔架”是三种不同功能和性质的构件。但是,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形状和图案中看到都是由同出于一源的转角加固而做出的不同形式的组合,三者之间因而存在着极为密切的有机的关系。它们都是一些十分成功的设计,完善地达到“形式追随功能”和“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只要对它们深入了解,就可知道它们并不是随意而来的构图游戏。

 

 


上一篇:南北朝时期建筑屋顶
下一篇:伊斯兰教礼拜寺
分享到:

◎ 最新新闻

◎ 热门新闻